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海冰 实习生 张斓馨 庞泽超
寓意同甘共苦的彩绘漆木凤鸟双连杯、展现凤凰于飞的双凤交颈玉执壶……一件件文物透露中国人独特的浪漫情怀。8月29日,又是一年七夕,透过荆楚文物,去探寻七夕节背后流传千年的文化内涵。“乾隆”款双凤交颈玉执壶 清 武汉博物馆藏(@动脉影 摄)
男耕女织 观象授时
原来你是这样的七夕“天阶夜色凉如水,卧看牵牛织女星。”七夕最初与劳作及星象观测相关,古籍《夏小正》记载:“初昏,织女正东乡(向)。”每当织女星悬挂夜空、明亮夺目时,就说明农历七月到了。七夕节又称“乞巧节”,古籍《开元天宝遗事》提到女子们在七夕会捉蜘蛛放到盒子中,第二天以蜘蛛结网的疏密判断“得巧”多少。七夕节爆款玩具“磨喝乐”(土泥偶人)、象征一举夺魁的“红木根雕魁星”……都向我们展示七夕节俗活动的多姿多彩。
七夕乞巧是古代画家热衷描绘的题材,流传至今的历代画作亦有多卷。其中,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的《汉宫乞巧图》,为明人仿仇英之作,颇具代表性。图中妇女梳高髻、环髻等,穿襦裙装,描绘了宫中女子备办饮食、乞巧祭祀的场景。
《汉宫乞巧图》局部 明代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
《汉宫乞巧图》局部 明代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
在历史发展过程中,牛郎织女的传说为这个节日增添了浪漫色彩。关于鹊桥相会,西汉古籍《淮南子》上就有记载:“乌鹊填河成桥渡织女”。一幅由清乾隆年间的画家姚文瀚绘制的《七夕图轴》,则将牛郎织女的传说具象化。上方蓝色天空里喜鹊在忙着搭桥,一座彩虹横跨在银河上,牛郎织女互相凝望。画的下半部分是人间过七夕的热闹景象,天上牛郎织女相见,地上人们也在庆祝。
凤凰于飞 比翼双飞
古人眼里美好爱情的模样
“凤兮凤兮归故乡,遨游四海求其凰”,古往今来,人们乐于将传统的爱情观念抒发在诗文书画、服饰绣品、玉瓷牙雕之中,寄托着比翼和鸣、地久天长的美好愿景。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的商代玉凤,为镂空雕刻的单凤,其造型优美,线条流畅,制作精细。专家认为,该玉凤属商王武丁的妻子妇好的珍藏之物,出自长江中游,距今已有四千多年历史,表明古人对凤的喜爱与崇拜代代相传。
玉凤 商代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
武汉博物馆收藏有一件清代吹箫引凤玉人,生动再现了秦穆公女儿弄玉吹箫引凤、羽化登仙的传说,寄托着古人对美满婚姻的殷切期盼。
吹箫引凤玉人 清 武汉博物馆藏
比翼鸟,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兽。此鸟必双双并飞,若单独则无法行动,比翼双飞也比喻夫妇恩爱情深,形影不离。
武汉博物馆馆藏一件清乾隆款双凤交颈玉执壶,晶莹温润,研琢严谨,纹饰婉约。玉壶构思之奇尤惹人注目:壶身圆雕成两只亲昵依偎的连体凤鸟,盖顶为交颈的凤头,脸颊相贴,两足相抵,好似在喁喁私语,说着甜蜜的情话。再看其壶底刻有“乾隆御制”描金篆书款,推测为清宫婚礼时所用。
湖北省博物馆收藏的战国彩绘漆木凤鸟双连杯,新颖别致,做成凤鸟背负双杯的形象。其造型和纹饰都很有楚地特色,一般被认为是最早的合卺杯。如何让新人在婚礼上同时饮酒?奥秘在于双连杯接近杯底处,有一根细管将两杯连通。夫妻双方只需各执一根管子放入杯中,形似各自饮酒,却是在饮用同一杯酒。武汉博物馆的临展“美石之语——天津博物馆藏明清玉器展”,展出了一件白玉云纹鹰熊纹合卺杯,与彩绘漆木凤鸟双连杯虽材质不同,造型却极为相似。彩绘漆木凤鸟双连杯 战国 湖北省博物馆藏
如今,新人在婚礼上喝交杯酒的习俗,应是由古代合卺之礼演化而来,同样是为祝福新婚夫妇同甘共苦、永结同心。
金簪金镯 鸳鸯戏莲日用器物里的浪漫表达“结发夫妻信,一绾青丝深。”发饰在古代可作为男方赠予女方、表达真情的美好礼物。明代梁庄王墓出土的头饰,多为金累丝镶宝石工艺,其中,梁庄王妃的一对金凤簪极其精美华贵。以细如毫发的金丝累叠成纤细秀丽的凤凰造型,凤尾的羽毛蓬松舒展、玲珑剔透。金凤立于祥云之上,仿佛即将展翅飞翔。金凤簪使用时插在发髻两侧,从传世的明代皇后画像和贵族命妇画像上,可以看到插戴衔珠金凤簪的形象。金凤簪 明 湖北省博物馆藏
明代亲王娶亲的聘礼中,包括金钏和金镯。梁庄王妃的金钑花钏共有两件,戴上之后无论从哪个角度看,均为数道金圆环,相互不关联,宛如佩戴着多个手镯,以体现其高贵身份。与金钑花钏同出的还有两件金镶宝石镯,这副活销式开闭手镯,佩戴时可自由启合,镯外壁装饰有金累丝缠枝卷草地纹,镶嵌红宝石、蓝宝石、祖母绿等宝石共存13颗。
金钑花钏 明 湖北省博物馆藏
金镶宝石镯 明 湖北省博物馆藏
普通人家的爱情信物可能没有金簪、金镯,但在鸳鸯纹饰里也藏着别样浪漫。
鸳鸯自古就用来比喻男女爱情,鸳鸯戏莲纹常出现在婚嫁、陈设的器物上。武汉博物馆收藏明代青花鸳鸯戏莲纹盖罐,器身鸳鸯戏莲纹突出醒目,熠熠生辉。一件元代鸳鸯戏莲金簪,其上嵌有两只立体鸳鸯,四周以金丝制成涡纹,寓意鸳鸯戏于莲池水中,技艺精巧、颇有意趣,表达了古人对美满婚姻的向往。青花鸳鸯戏莲纹盖罐 明 武汉博物馆馆藏
鸳鸯戏莲金簪 元 武汉博物馆藏
白蛇传 西厢记
文物里还藏着这些爱情故事各地博物馆珍藏的文物里,除了牛郎织女传说,还有与白蛇传、西厢记等古代爱情故事有关的。武汉博物馆珍藏的清代粉彩白蛇传故事图凤耳瓷瓶,通体绘白蛇传主要场景:断桥邂逅、同船共渡、水漫金山、仕林祭塔等。整件器物端厚挺拔,色泽明丽,画工精湛,人物形象、故事情节描绘生动。粉彩白蛇传故事图凤耳瓷瓶 清 武汉博物馆藏
西厢记作为中国古代爱情故事的代表,在民间流传极广,在文物上也多有体现。武汉博物馆珍藏多件西厢记人物故事题材器物,其中一件清代牙雕西厢记人物故事笔筒,外壁以白描手法浅刻莺莺焚香场景,院中太湖石旁,莺莺正焚香,院外张生隔门窥探。一套粉彩《西厢记》故事鼻烟壶,共12件,壶体方扁形,上施金彩花卉图案,正反面描绘西厢记故事,壶底均有“大清乾隆年制”款。
牙雕西厢记人物故事笔筒 清 武汉博物馆藏
牙雕西厢记人物故事笔筒(局部) 清 武汉博物馆藏
粉彩《西厢记》故事鼻烟壶 清 武汉博物馆藏
粉彩《西厢记》故事鼻烟壶 清 武汉博物馆藏
据了解,国外博物馆还收藏有《西厢记版画》《风月秋声·西厢记图册》等相关题材文物。莺莺与张生的故事为世人反复吟咏,主要在于它道出“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”的爱情理想。
(图片来源:各馆官网)
杨帆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