孩子频繁眨眼、清嗓子、耸肩或发出怪声?可能是抽动症在作祟!抽动症(Tics)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,表现多样且易被误解。根据症状特点,通常分为以下4种类型,快来看看你家孩子属于哪一种!
1. 短暂性抽动症(最常见)
表现:单一或多个动作(如眨眼、皱鼻)或声音(如清嗓、咳嗽),持续时间<1年。 特点:多发生于5-10岁儿童,症状轻微且可能自行缓解,但需减少压力刺激。2. 慢性运动或发声抽动症
表现:仅动作抽动(如摇头、耸肩)或仅发声抽动(如哼声、尖叫),持续>1年。 特点:症状较稳定,不影响生活时可暂不干预,但需定期观察。3. 抽动秽语综合征(Tourette综合征)
表现:多种运动抽动+发声抽动(甚至骂脏话),反复发作且持续>1年。 特点:常合并多动症、强迫症,需专业药物和行为治疗。4. 感觉性抽动症(易被忽略)
表现:孩子先感到身体局部不适(如痒、紧绷),后通过抽动缓解。 特点:容易被误认为“坏习惯”,需心理疏导和感觉统合训练。家长怎么办?科学应对3步走!
不提醒、不指责:过度关注会加重症状,保持平常心。
记录症状:用手机拍下发作频率和诱因(如压力、疲劳),就医时提供参考。
及时就医:若抽动频繁、影响社交或学习,需到儿童神经科或发育行为科评估。
抽动症≠调皮!早识别、早干预,才能帮孩子平稳度过
发布于:江苏省杨帆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